一、冷冻水泵在冷冻水环路中,驱动水进行循环流动的装置。空调房间内的末端(如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等)需要冷水机组提供的冷水,但是冷冻水由于阻力的限制不会自然流动,这就需要水泵驱动冷冻水进行循环以达到换热的目的。
二、冷却水泵在冷却水环路中驱动水进行循环流动的装置。冷却水在进入冷水机组后带走制冷剂一部分热量,而后流向冷却塔将这部分热量释放掉。而冷却水泵就是负责驱动冷却水在机组与冷却塔这个闭合环路中进行循环。
三、补水泵空调补水所用装置,负责将处理后的软化水打入系统中。常用的水泵有卧式离心泵和立式离心泵,它们都可以用在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补水系统中。对于机房面积大的地方可以用卧式离心泵,对于机房面积较小的地方可以考虑使用立式离心泵。
四、水泵并联运行情况,
水泵并联运行时,流量有所衰减;当并联台数超过三台时,衰减尤为厉害。故建议:1、选用多台水泵时,要考虑流量的衰减,一般附加5%~10%的余量。
2、大中型工程应分别设置冷、热水循环泵。
一般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台数应和制冷主机一一对应,并考虑一台备用。补水泵一般按照一用一备的原则选取,以保证系统可靠的补水。
当夏季来临的时候,养殖人员就开始清理和冲洗水帘,为新的一轮热浪来袭做好充分的准备。然而我们常常会听到中国南部地区的客户提到水帘的降温效果不尽如人意,而新疆、内蒙等北方地区客户则觉得水帘的夏季降温效果过猛。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水帘也是“靠天吃饭”的么?
要想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要从水帘的降温原理慢慢说起了。
我们首先来认识几个重要的概念:
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空气的干湿程度和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量接近饱和的程度有关,而和空气中含有水汽的量却无直接关系。
例如,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的压强同样等于1606.24Pa时,在炎热的夏天中午,气温约35℃,人们并不感到潮湿,因此时离水汽饱和气压还很远,物体中的水分还能够继续蒸发。而在较冷的秋天,大约15℃左右,人们却会感到潮湿,因这时的水汽压已经达到过饱和,水分不但不能蒸发,而且还要凝结成水,所以我们把空气中实际所含有的水汽的密度ρ1与同温度时饱和水汽密度ρ2的百分比ρ1/ρ2×100%叫做相对湿度。
焓——空气中的焓值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比焓。工程中简称为焓,是指一千克干空气的焓和与它相对应的水蒸气的焓的总和。焓,就是干空气中物质的能量的多少,是个比值概念。
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KD25KS18Y,对应点的干球温度。
好了,有了上面的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去理解水帘的降温原理了。
水帘的降温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水蒸发过程中水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的物理学原理。系统的降温过程是在其核心“湿帘纸”内完成的。当室外热空气被风机抽吸进入布满冷却水的湿帘纸时,冷却水由液态转化成气态的水分子,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能从而使空气温度迅速下降,与室内的热空气混合后,通过负压风机排出室外。而这一降温过程就是一种绝热降温过程,也叫做等焓加湿。
一个体系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的过程中,若其焓值不变,则称之为等焓过程。在绝热的条件下向空气喷水或水蒸发而向空气中加入水蒸气的过程称为绝热加湿过程。
因为是绝热的,水蒸发吸收的潜热完全来自空气自身,加湿后湿空气的温度将降低,故又称为蒸发冷却过程。沿着等焓线变化过程中(1->2的变化方向)可以看出它的含湿量和潜热增加了,只有当相对湿度φ=100%时,干球温度才等于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比湿球温度高,干湿球温度差就是蒸发冷却动力,干湿球温度差越大其蒸发冷却效果越好。
简单的解释一下状态1->2的过程(可查阅详细的焓湿图)。此过程,温度下降了,但是相对湿度上升了。说明水帘降温实际上是温度与相对湿度的一个交换过程。降低温度的能力与空气的相对干燥程度息息相关。若空气相对较干燥(相对湿度低),那么此空气可容纳水分能力较强,即可吸收更多的水分进入空气中,意味着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下降更多的温度;反之,可下降的温度就较少。
综上可知,水帘真的是“靠天吃饭”的。这也进一步解释了水帘为什么在干燥的北方夏季效果较好,而在湿热的南方效果较差的现象。所以在南方的夏季建议设计鸡舍过程中相应的增加通风量从而增加舍内外的湿度交换并且提高风制冷效果
您好,欢迎莅临金功,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